北京《紙餡包子》事件 2007年7月8日,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透明度”欄目播出了《紙做的包子》報道。該欄目編導通過暗訪,發(fā)現(xiàn)在朝陽區(qū)東四環(huán)附近的早點鋪中出售用廢紙箱和肥豬肉做餡的小籠包。 該報道經(jīng)北京電視臺“特別關注”、“直播北京”等新聞欄目轉播,被各媒體、網(wǎng)站轉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紙餡包子”也成為當時最熱門的話題。 北京工商、食品安全部門對該報道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執(zhí)法人員,每天對全市的早點市場進行徹底檢查,均沒有發(fā)現(xiàn)“紙箱餡包子”。北京警方也為此專門成立專案組,全力核查此事,于2007年7月16日初步查明事實真相———該報道系“透明度”編導炮制的假新聞。北京警方抓獲了在該報道中出現(xiàn)的4名制造“紙箱餡包子”的嫌疑人。 據(jù)了解,他們是兩對夫妻,均為陜西人,以賣早點為生。這些嫌疑人向警方交代,他們平時主要賣豆?jié){等早點,“基本不賣包子”,做紙餡包子是被人導演的。 嫌疑人交代,2007年6月中旬,一名自稱“胡月”的人曾經(jīng)兩次來到這里,說是要為工地民工購買早點,要求他們幫做包子。之后,做包子用的肉餡、面粉和紙箱都是“胡月”自己從市場上購買后帶到13號院的。在“胡月”的授意下,4名嫌疑人把紙箱泡在裝滿水的大鐵盆里,隨后加入工業(yè)用火堿,再將這些紙弄碎后加入肉餡并撒上豬肉香精,制成“包子餡”。“胡月”用自帶的家用DV機拍下全過程。 北京電視臺承認生活頻道對《紙做的包子》報道“審核把關不嚴,管理制度執(zhí)行不力”,承認報道播出后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表示“高度重視這一惡劣事件,深刻汲取教訓,嚴肅查處相關責任人員” “紙餡包子”案主角因損害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罪,一審獲刑一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對北京電視臺相關責任人做出嚴肅處理:給予北京電視臺臺長通報批評,給予北京電視臺總編輯行政警告處分,給予北京電視臺主管副總編輯記過處分,三人分別做出深刻檢查;給予北京電視臺生活節(jié)目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分管《透明度》欄目的副主任、《透明度》欄目制片人等三人撤職處分。
假新聞的危害、原因及整治?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
國際廉政專家波普提出了國家廉政體系的概念,認為國家廉政體系有三大治理目標,即()
形象地說,體制就像動態(tài)的血液,機制就如同靜態(tài)的骨骼體系。
請從公共倫理學的角度簡述公共權力的實質,并分析權力與權利之間的關系。
下列關于公共倫理的基本原則和公共倫理規(guī)范表述正確的是()
國內關于公共倫理的研究大致有三個向度是()
明茨伯格在其《管理工作的性質》一書中,對管理者的角色和作用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論述,他認為管理者是一個復雜的,由()等三類角色交織而成的復雜總體。
管理與倫理之間具有什么關系?
社會組織自誕生以來,就具有特定的倫理屬性,是為彌補政府和企業(yè)補助而在()三者關系中產(chǎn)生的倫理實體。
一般來說,制度和倫理都是非強制性的規(guī)則體系。
某公務員在上班乘坐地鐵途中拒不讓座不但不符合相關倫理規(guī)范,而且也違反了相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