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耳炎累及面神經管:中耳炎表現(xiàn)+周圍性面癱
B.Guillain-Barre綜合征:四肢弛緩性癱+雙側周圍性面癱
C.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單側周圍性面癱
D.一側橋腦病變:病側周圍性面癱、外展神經癱+對側肢體偏癱
E.鼓索支以上面神經病變:單側周圍性面癱+同側舌前2/3味覺減退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患側耳后疼痛
B.急性期乳突前方可有壓痛
C.患側外耳道偶見皰疹
D.食物常滯留于病側齒頰之間
E.患側面部痛覺遲鈍
A.首選藥物治療
B.以止痛為目的
C.首選藥物為卡馬西平
D.也可選用苯妥英鈉和氯硝安定
E.藥物治療無效時可采用神經阻滯或手術治療
A.皮疹
B.頭暈和嗜睡
C.白細胞減少
D.肝功能障礙
E.共濟失調
三叉神經痛最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
A.維生素B1
B.苯妥英鈉
C.卡馬西平
D.肌肉松弛藥
E.潑尼松
A.面部突發(fā)的短暫劇痛
B.可有觸發(fā)點
C.疼痛發(fā)作前常有先兆
D.神經系統(tǒng)無陽性體征
E.伴疼痛區(qū)痛覺缺失
A.疼痛多見于面頰(上頜支)和下頜(支)
B.為突發(fā)性電擊樣劇痛
C.可有面肌痛性抽搐
D.可有觸發(fā)點
E.神經系統(tǒng)檢查通常無陽性體征
A.突然發(fā)作,亦驟然停止
B.每次發(fā)作數秒至l~2分鐘
C.伴三叉神經支配區(qū)痛覺缺失
D.可引起痛性抽搐
E.為周期性病程,有長短不等的緩解期
A.大多數病例發(fā)生于40歲以上
B.第2、3支發(fā)生率最高
C.常伴面部感覺缺失
D.面部短暫的發(fā)作性劇痛
E.可有“扳機點”
A.有扳機點
B.伴面部感覺減退
C.伴角膜反射遲鈍
D.伴神經系統(tǒng)其他體征
E.可為雙側性
A.急性上頜竇炎
B.多發(fā)性硬化
C.延髓空洞癥
D.齲齒
E.原發(fā)性或轉移性顱底腫瘤
最新試題
陳某,男性,62歲,既往體健,近半年來經常出現(xiàn)頭暈、單肢無力并有麻木感,一般持續(xù)10-15分鐘后癥狀完全消失,今天中午突然發(fā)現(xiàn)右側肢體麻木,不能說話,但神志清楚。下列哪項是對病人此次發(fā)病最有提示意義的危險因素()
男,62歲,近4年來動作緩慢、始動及停步或轉彎時困難,逐漸出現(xiàn)走路慌張不穩(wěn),無外傷及中毒史,血黏度高,腦CT 檢查有腦萎縮和腔隙性腦梗死,神經系統(tǒng)檢查發(fā)現(xiàn)肌張力增高,服用普萘洛爾治療未見緩解。最應該采用的治療方法是()
痰液濕化滿意為()。
關于DBS 術后說法錯誤的是()
一側眼眶周圍發(fā)作性劇烈疼痛,有反復密集發(fā)作的特點,伴有同側眼結膜充血、流淚、瞳孔縮小、眼瞼下垂以及頭面部出汗等自主神經癥狀,常在一天內固定時間發(fā)作,稱之為()。
患者男性,63歲,因“左肢體抖動6年,右肢體抖動3年,行走困難1年”來診。外院診斷為“帕金森病”,給予左旋多巴制劑治療,早期效果好,近期療效減退,現(xiàn)口服美多巴(多巴絲肼)250mg,每日3次。既往無特殊病史。體檢:意識清,面具臉,言語含糊不清,四肢靜止性震顫,左側為重。四肢肌張力明顯增高。行走起步困難,步幅小,呈前沖步態(tài),治療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藥物是()
陳某,男性,62歲,既往體健,近半年來經常出現(xiàn)頭暈、單肢無力并有麻木感,一般持續(xù)10-15分鐘后癥狀完全消失,今天中午突然發(fā)現(xiàn)右側肢體麻木,不能說話,但神志清楚。MRI 發(fā)現(xiàn),患者右側大腦中動脈的供血區(qū)有梗死灶存在,結合病史,考慮病人目前的診斷為()
者,男,64歲,以“右手無力伴肌萎縮月余,下肢無力2月余”為主訴入院。入院診斷: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吞咽困難,飲水嗆咳。入院后在局麻下行胃造瘺術。胃造瘺術后護理中哪項是錯誤的()
女性,52歲,2小時前與人談笑時突感劇烈頭痛伴有惡心、嘔吐。查體:血壓160/90mmHg,體溫37°,神志清,右眼球外展,內收及上下視困難。右瞳孔擴大,光反射消失。眼底檢查見玻璃體膜下片狀出血,頸項強直,Kerning 征陽性,余神經系統(tǒng)檢查無異常。該患者急性期的治療選用()
王某,男,76歲,右側肢體偏癱半年,一日于右側足踝出現(xiàn)一直徑約為0.5cm 水泡。該患者處于什么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