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66
B.0.293
C.0.304
D.0.344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23.77
B.24.22
C.30.13
D.37.44
A.5.12×1013
B.5.25×1013
C.5.30×1013
D.5.60×1013
A.292
B.301
C.310
D.330
非抗震設計的鋼筋混凝土梁,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級鋼筋。梁內配置縱向受拉鋼筋422。
若縱向受拉鋼筋用225+122,采用機械連接接頭,則計算縱向鋼筋接頭百分率時采用的“同一連接區(qū)段長度”最接近于()mm。
A.650
B.740
C.770
D.880
非抗震設計的鋼筋混凝土梁,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級鋼筋。梁內配置縱向受拉鋼筋422。
若縱向受拉鋼筋采用綁扎搭接接頭,接頭方式如下圖所示,則縱向受力鋼筋最小搭接長度ll(mm)與下列()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
A.650
B.780
C.910
D.1050
最新試題
若ρte=0.08,荷載效應標準組合的軸向拉力Nk=192.96kN,則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shù)ψ最接近于()。
對于《混凝土規(guī)范》的表3.3.2,有兩個疑問:(1)構件制作時預先起拱,用公式f≤flim驗算撓度時,是公式左邊減去起拱值,還是右邊7(2)表下注4指出:"計算懸臂構件的撓度限值時,其計算跨度l0按實際懸臂長度的2倍取用"。如何理解?
假定柱的軸向壓力設計值N=680kN,柱的初始偏心距ei=314mm,偏心距增大系數(shù)η=1.18。試問如按對稱配筋進行設計,則受壓區(qū)縱筋的計算面積As′最接近于()mm2。
若按配有螺旋箍筋的柱計算,箍筋用Φ12@50,縱向受壓鋼筋用1825,As′=8835.72。柱的承載力Nu最接近()kN。
"彎矩調幅系數(shù)"這一概念是如何定義的?若將該系數(shù)記作β,調幅后的彎矩值是βMze還是(1-β)Mze?
《混凝土規(guī)范》的10.2.12條規(guī)定,"在彎剪扭構件中,箍筋的配筋率Psv(psv=Asv/(bs))不應小于0.28fr/fyv",總感覺這里的符號有點混亂:因為,Asv是抗剪箍筋的面積,Astl是抗扭箍筋的單肢面積,配筋率公式似乎應寫成,該Psv不應小于0.28fr/fyv問題是,公式第一二項還要滿足配筋率不應小于0.24fr/fsv嗎?
對《荷載規(guī)范》的4.1.2條第2款有兩個疑問:(1)表4.1.2下注中的"樓面梁"如何理解,是主梁還是次梁?(2)"第1(2)~7項應采用與其樓面梁相同的折減系數(shù)"如何理解?我認為有兩種可能:①當從屬于墻、柱、基礎的那部分荷載面積超過50m2時取折減系數(shù)為0.9;②統(tǒng)一取折減系數(shù)為0.9。《荷載規(guī)范》的4.1.2條第2款原文如下:2設計墻、柱和基礎時的折減系數(shù)1)第1(1)項應按表4.1.2規(guī)定采用;2)第1(2)~7項應采用與其樓面梁相同的折減系數(shù);
在題中,剪扭構件混凝土受扭承載力降低系數(shù)βt為()。
設P=400kN,q=30kN,柱的凈高Hn=6m,則排架左列柱柱底截面的內力設計值M、N、V最接近于()。
《混凝土規(guī)范》的7.3.6條規(guī)定了沿腹部均勻配置縱向鋼筋的偏心受壓構件計算,如何確定圖中的hsw?如何使用這些公式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