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自由奔放,無拘無束
B.文風活潑,通俗易懂
C.條理清晰,邏輯清楚
D.筆鋒常帶感情,富有鼓動性和感染力
A.公營廣播
B.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傳播體系
C.民營報紙
D.國民黨新聞傳播體系
A.《紅色的警告》
B.《黑色的詠嘆》
C.《綠色的悲哀》
D.《白色的暢想》
A.標準說
B.程度說
C.影響說
D.素質說
A.《譯報》
B.《每日譯報》
C.《文匯報》
A.鄧拓
B.吳晗
C.廖沫沙
D.徐鋳成
A.上?!稌r事新報》的《學燈》
B.上海《民國日報》的《覺悟》
C.北京《晨報》的《晨報副鐫》
D.北京《京報》的《京報副刊》
最新試題
新中國的通訊社有()。
抗戰(zhàn)時期,許多外國記者來到中國,到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根據(jù)地進行采訪報道,最著名的是()。
2009年,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中國記協(xié))對《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準則》進行了第三次修訂。修訂后的準則有六個方面。
1995年6月,黎智英在香港創(chuàng)辦(),在當時的香港報業(yè)市場掀起了一場號稱“割喉大戰(zhàn)”的減價戰(zhàn)。
1997年6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委聯(lián)合頒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新聞傳播學”首次被列為“文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下設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二級學科。
五四運動時期,涌現(xiàn)出一批進步學生報刊,如()。
范長江1935年5月取得《大公報》旅行記者身份,1938年秋天離開,在《大公報》工作了三年多時間。范長江作為“一代名記者”的成績,主要在這期間。其采訪活動中,最重要的有兩項()
1980年7月22日,()同時發(fā)表有關“渤海2號”鉆井船翻沉事故消息,重顯輿論監(jiān)督的威力。
“文革小報”的共同特征是()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這段時間,上海租界尚未被日軍占領,史稱“孤島”時期。在這個時期里,中共上海地下組織和進步新聞工作者利用“孤島”的特殊條件和英美法等國同日本帝國主義的矛盾,創(chuàng)辦了一批抗日報刊。其中主要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