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背景資料
某山嶺隧道為單洞雙向兩車道公路隧道,其起訖樁號為K68+238~K69+538,隧道長1300m。該隧道設計圖中描述的地質情況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為洞口淺埋段,地下水不發(fā)育,出露巖體極破碎,呈碎、裂狀;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發(fā)育,巖體為較堅硬巖,巖體較破碎,裂隙較發(fā)育且有夾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發(fā)育,巖體為較堅硬巖,巖體較為完整,呈塊狀體或中厚層結構,裂隙面內夾軟塑狀黃泥。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單位對該隧道的圍巖進行了分級。按安全、經濟原則從
①全斷面法、
②環(huán)形開挖留核心土法、
③雙側壁導坑法中比選出了一種淺埋段隧道施工方法。
事件二:根據設計要求,施工單位計劃對K68+398~K68+489段隧道實施監(jiān)控,量測項目有:洞內外觀察、地表下沉、鋼架內力和外力、圍巖壓力、周邊位移、拱頂下沉、錨桿軸力等。
事件三:施工單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護施工時,首先采用激光斷面儀對該段隧道開挖斷面的超欠挖情況進行測量,檢驗合格后,采用干噴技術,利用掛模的方式噴射混凝士,并對噴射混凝土強度等實測項目進行了實測。
事件四:在二次初砌施工前,施工單位發(fā)現K68+328~K68+368段多處出現了噴射混凝土掉落的現象,掉落處原巖表面殘留有黃泥。施工單位提出了掉落段的處治方法,并進行了復噴施工。

指出事件三施工中的錯誤,補充噴射混凝土質量檢驗實測項目的漏項。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背景資料
某山嶺隧道為單洞雙向兩車道公路隧道,其起訖樁號為K68+238~K69+538,隧道長1300m。該隧道設計圖中描述的地質情況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為洞口淺埋段,地下水不發(fā)育,出露巖體極破碎,呈碎、裂狀;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發(fā)育,巖體為較堅硬巖,巖體較破碎,裂隙較發(fā)育且有夾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發(fā)育,巖體為較堅硬巖,巖體較為完整,呈塊狀體或中厚層結構,裂隙面內夾軟塑狀黃泥。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單位對該隧道的圍巖進行了分級。按安全、經濟原則從
①全斷面法、
②環(huán)形開挖留核心土法、
③雙側壁導坑法中比選出了一種淺埋段隧道施工方法。
事件二:根據設計要求,施工單位計劃對K68+398~K68+489段隧道實施監(jiān)控,量測項目有:洞內外觀察、地表下沉、鋼架內力和外力、圍巖壓力、周邊位移、拱頂下沉、錨桿軸力等。
事件三:施工單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護施工時,首先采用激光斷面儀對該段隧道開挖斷面的超欠挖情況進行測量,檢驗合格后,采用干噴技術,利用掛模的方式噴射混凝士,并對噴射混凝土強度等實測項目進行了實測。
事件四:在二次初砌施工前,施工單位發(fā)現K68+328~K68+368段多處出現了噴射混凝土掉落的現象,掉落處原巖表面殘留有黃泥。施工單位提出了掉落段的處治方法,并進行了復噴施工。

事件二中哪三項為必測項目?寫出拱頂下沉量測的方法和工具。
2.問答題

背景資料
某山嶺隧道為單洞雙向兩車道公路隧道,其起訖樁號為K68+238~K69+538,隧道長1300m。該隧道設計圖中描述的地質情況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為洞口淺埋段,地下水不發(fā)育,出露巖體極破碎,呈碎、裂狀;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發(fā)育,巖體為較堅硬巖,巖體較破碎,裂隙較發(fā)育且有夾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發(fā)育,巖體為較堅硬巖,巖體較為完整,呈塊狀體或中厚層結構,裂隙面內夾軟塑狀黃泥。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單位對該隧道的圍巖進行了分級。按安全、經濟原則從
①全斷面法、
②環(huán)形開挖留核心土法、
③雙側壁導坑法中比選出了一種淺埋段隧道施工方法。
事件二:根據設計要求,施工單位計劃對K68+398~K68+489段隧道實施監(jiān)控,量測項目有:洞內外觀察、地表下沉、鋼架內力和外力、圍巖壓力、周邊位移、拱頂下沉、錨桿軸力等。
事件三:施工單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護施工時,首先采用激光斷面儀對該段隧道開挖斷面的超欠挖情況進行測量,檢驗合格后,采用干噴技術,利用掛模的方式噴射混凝士,并對噴射混凝土強度等實測項目進行了實測。
事件四:在二次初砌施工前,施工單位發(fā)現K68+328~K68+368段多處出現了噴射混凝土掉落的現象,掉落處原巖表面殘留有黃泥。施工單位提出了掉落段的處治方法,并進行了復噴施工。

判斷隧道各段圍巖的級別。指出事件一中比選出的施工方法。
8.問答題

某施工單位承建了一段二級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為21.2m,地面以下有約6m的軟土層。施工單位采用強夯處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層填筑路堤。高鎮(zhèn)方路堤樓斷面示意圖如圖所示。

注:本圖單位以cm計,路基兩側超寬填筑50cm。
高填方路堤橫斷面示意圖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單位在已碾壓整平的場地內做好了周邊排水溝,布設了豎向排水體,并在強夯區(qū)地表鋪設了墊層。在施工場地內選擇一塊有代表性的地段作為試驗區(qū),面積200m2。試夯結束后在規(guī)定時間段內,對試夯現場進行檢測,井與試夯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以檢驗設備及夯擊能是否滿足要求,確定間歇時間、夯擊間距、夯擊次數等施工參數,確定強夯處理的施工工藝。強夯處理范圍為坡腳邊緣。
事件二:施工單位確定的強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
①夯點布設、
②施工準備、
③場地平整、
④試夯、
⑤主夯、
⑥檢查驗收、
⑦副務、
⑧滿夯。
事件三: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對高填方路堤進行了動態(tài)觀察,即沉降觀測,用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速率每晝夜不大于10-15mm控制路堤穩(wěn)定性。

補充事件三中,施工單位對軟土地區(qū)路堤施工還必須進行的動態(tài)觀測項目及控制標準。
9.問答題

某施工單位承建了一段二級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為21.2m,地面以下有約6m的軟土層。施工單位采用強夯處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層填筑路堤。高鎮(zhèn)方路堤樓斷面示意圖如圖所示。

注:本圖單位以cm計,路基兩側超寬填筑50cm。
高填方路堤橫斷面示意圖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單位在已碾壓整平的場地內做好了周邊排水溝,布設了豎向排水體,并在強夯區(qū)地表鋪設了墊層。在施工場地內選擇一塊有代表性的地段作為試驗區(qū),面積200m2。試夯結束后在規(guī)定時間段內,對試夯現場進行檢測,井與試夯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以檢驗設備及夯擊能是否滿足要求,確定間歇時間、夯擊間距、夯擊次數等施工參數,確定強夯處理的施工工藝。強夯處理范圍為坡腳邊緣。
事件二:施工單位確定的強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
①夯點布設、
②施工準備、
③場地平整、
④試夯、
⑤主夯、
⑥檢查驗收、
⑦副務、
⑧滿夯。
事件三: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對高填方路堤進行了動態(tài)觀察,即沉降觀測,用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速率每晝夜不大于10-15mm控制路堤穩(wěn)定性。

寫出事件二中強夯施工的正確工序。(寫出數字編號即可)
10.問答題

某施工單位承建了一段二級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為21.2m,地面以下有約6m的軟土層。施工單位采用強夯處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層填筑路堤。高鎮(zhèn)方路堤樓斷面示意圖如圖所示。

注:本圖單位以cm計,路基兩側超寬填筑50cm。
高填方路堤橫斷面示意圖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單位在已碾壓整平的場地內做好了周邊排水溝,布設了豎向排水體,并在強夯區(qū)地表鋪設了墊層。在施工場地內選擇一塊有代表性的地段作為試驗區(qū),面積200m2。試夯結束后在規(guī)定時間段內,對試夯現場進行檢測,井與試夯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以檢驗設備及夯擊能是否滿足要求,確定間歇時間、夯擊間距、夯擊次數等施工參數,確定強夯處理的施工工藝。強夯處理范圍為坡腳邊緣。
事件二:施工單位確定的強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
①夯點布設、
②施工準備、
③場地平整、
④試夯、
⑤主夯、
⑥檢查驗收、
⑦副務、
⑧滿夯。
事件三: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對高填方路堤進行了動態(tài)觀察,即沉降觀測,用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速率每晝夜不大于10-15mm控制路堤穩(wěn)定性。

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錯誤并改正。補充通過試夯還可以確定的施工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