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忽必烈
B.耶律阿保機
C.李元昊
D.完顏阿骨打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趙匡胤建立北宋
B.澶淵之盟的訂立
C.金軍南下滅北宋
D.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
A.經濟重心的南移
B.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
C.城市商業(yè)的繁榮
D.海外貿易的興盛
A.耶律阿保機
B.成吉思汗
C.完顏阿骨打
D.忽必烈
A.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大金
B.趁機侵占燕云十六州
C.模仿中原漢制,發(fā)展生產
D.與北宋訂立澶淵之盟
A.設置轉運使
B.收地方精兵充實禁軍
C.實行行省制度
D.派文人擔任地方長官
最新試題
先秦時期()主要在今天津附近入渤海,在3000年的時間內決口多達1500多次,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
徐壽的《三國志》中記載曹沖所稱的象,還是孫權從()捕獲而送來的。
根據滿志敏和朱士光以及王錚等人的研究,()以后是氣候轉折的過渡期,寒冷干燥天氣持續(xù)到五代時期。
三星堆出土了完整的未加工象牙80余根,金沙遺址出土了1000余根,遠遠超過了同時期中原地區(qū)強大的()。
19世紀中葉以后,隨著“洋紙”的傳入和傾銷,傳統(tǒng)的中國造紙業(yè)急劇衰落,造紙業(yè)地理格局發(fā)生大變,()成為中國造紙業(yè)一大中心。
()是植被變遷的主導因素,但是歷史時期的人為因素也不可小覷。
比利時傳教士()著有《韃靼旅行記》,提到長白山是韃靼人,亦既滿洲人的祖先居住地方、民族發(fā)源地。
戰(zhàn)國中期以前,三條穩(wěn)定的大型河道,分別見于《禹貢》、()和《漢書》記載,或同時存在,或迭為主次。
唐代前期,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以長安為中心的()和以洛陽為中心的都畿道。
歷史時期植被的變遷趨勢是栽培植被不斷擴展,()逐漸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