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題:
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甲公司)系生產小家電的生產企業(yè),有分別生產不同家電的A、B、C三個生產車間,三個車間分別生產不同的產品,能夠獨立產生現金流量。2012年末其總部資產及A、B、C車間資料如下:
(1)總部資產為一套管理用系統(tǒng),成本為36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至2012年末已攤銷720萬元,剩余使用年限為16年。此管理系統(tǒng)用于對A、B、C三個生產車間的行政管理,由于技術更新換代快,此系統(tǒng)2012年末出現減值跡象。
(2)A車間為一條生產線,由A1、A2、A3三臺設備構成。三臺設備的原價分別為:600萬元、900萬元、9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分別為12年、15年、12年。至2012年末,三臺設備的剩余使用年限均為:8年。由于市場萎縮,供大于求,A車間生產的產品銷量大幅度下降,2012年比上一年下降了38%。
經過對A車間未來3年的現金流量的測算,并按照科學測算的折現率折現后,甲公司預計A車間(包括分配的總部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1400萬元。甲公司無法預計A車間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因A車間三臺設備均無法單獨產生現金流量,所以無法預計三臺設備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但是可以預測A2設備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270萬元,A1、A2公允價值減掉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無法預計。
(3)B車間主要資產為一條生產線,原價54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至2009年底已使用8年,2009年底計提減值準備100萬元。2009年底公司董事會決定對B生產車間的生產線進行更新改造并于當日開始改造工程。此工程于2010年1月1日支出300萬元,2010年4月1日支出500萬元,2010年6月1日支出600萬元,2010年10月1日支出300萬元,2011年5月1日支出300萬元,2011年9月1日支出600萬元。占用了兩筆一般借款,資料如下:
①2009年7月1日取得長期借款1000萬元,每年末付息,期限3年,利率6%;
②2010年5月1日取得長期借款1500萬元,每年末付息,期限5年,利率9%。
該生產線于2011年12月31日更新改造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17年,預計凈殘值為33.70萬元。
至2012年末由于技術進步,此生產出現減值跡象。甲公司預計B車間(包括分攤的總部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4500萬元,無法預計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
(4)C車間為一條生產線,成本為6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至2012年末,C車間的賬面價值為4800萬元,剩余使用年限為16年,由于產生的利潤遠低于預期,C車間出現減值跡象。
經測算,甲公司預計C車間(包括分配的總部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4000萬元,無法預計此資產組公允價值減掉處置費用后的凈額。
(5)其他資料:
①上述資產均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如無特別說明預計凈殘值均為0;
②除上述所給資料外,不考慮其他因素。
③假設工程改良支出中職工薪酬與原材料價款分別為60%和40%。
④計算結果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2位小數。
1)根據資料(3)分別計算B車間更新改造前的賬面價值、2010年和2011年一般借款的資本化金額,并作出更新改造過程中的相關會計分錄。
2)判斷甲公司應該劃分的資產組,并說明理由。
3)根據資料(1)至資料(4)分別計算總部資產在各資產組之間的分攤比例以及各資產組、資產的減值損失。
4)作出確認資產減值的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