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氯解磷定
B.硫酸鎂注射液
C.氯化鈉
D.氯化鎂
E.腎上腺素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左旋咪唑
B.環(huán)孢素
C.白細胞介素
D.干擾素
E.轉移因子
A.抑制輔助性T細胞生成白細胞介素-2
B.抑制淋巴細胞生成干擾素
C.激活環(huán)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從而降低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內的cAMP含量
D.抑制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
E.促進B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的分化增殖
A.免疫缺陷的輔助治療
B.自身免疫性疾病
C.器官移植
D.過敏性疾病
E.腎病綜合征
A.環(huán)孢素
B.左旋咪唑
C.潑尼松龍
D.硫唑嘌呤
E.干擾素
A.腎上腺皮質激素
B.白消安
C.巰嘌呤
D.左旋咪唑
E.干擾素
A.烷化劑
B.糖皮質激素
C.抗代謝藥
D.抗組胺藥
E.免疫增強劑
A.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B.細胞免疫功能缺陷病
C.再生障礙性貧血
D.病毒性嚴重感染
A.環(huán)孢素
B.左旋咪唑
C.細胞介素-2
D.干擾素
E.胸腺素
A.干擾素
B.潑尼松龍
C.環(huán)孢素
D.硫唑嘌呤
E.左旋咪唑
A.巰嘌呤
B.腎上腺皮質激素類
C.卡介苗
D.環(huán)磷酰胺
E.環(huán)孢素
最新試題
一名中年患者主述雙側腕、膝關節(jié)出現(xiàn)晨僵和疼痛。查體可見關節(jié)部位輕度水腫,實驗室檢查發(fā)現(xiàn)輕度貧血、血沉加快、類風濕因子陽性。據(jù)此,診斷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并給予口服萘普生440mg/d治療,一周后增加劑量至880mg/d。患者的關節(jié)癥狀顯著減輕,但出現(xiàn)明顯的燒心反應,且應用抗酸藥無效。改用塞來昔布后,關節(jié)癥狀和燒心反應均得到良好控制。兩年后,該患者又因關節(jié)癥狀就診,查體發(fā)現(xiàn)手、足、腕、肘和膝關節(jié)均出現(xiàn)紅、腫和觸壓痛。現(xiàn)在應該采用什么藥物進行治療?
對該患者現(xiàn)有監(jiān)測或調整治療方法是什么?
某女性患者,45歲,因頭痛就診。確診為有先兆性偏頭痛。醫(yī)生處理方案:給予麥角胺和咖啡因,并建議在有先兆出現(xiàn)時可服用。試對醫(yī)生處理方案進行分析。
2010年1月1日美國FDA發(fā)布信息,稱長期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可能有引起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風險,并要求雙膦酸鹽類藥品生產廠商在其產品說明書及標簽上增加關于這一風險的警告及用藥指導。在說明書的適應證與用法部分增加新的使用期限,并注明雙膦酸鹽類用于防治骨質疏松癥的最佳治療時間尚不清楚。討論問題:雙膦酸鹽類藥物的作用機制與不良反應。
治療系統(tǒng)性真菌感染的常用藥物及其臨床應用、主要副作用。
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約1/3人口(20億)患有結核病,每年新增患者800萬~1000萬,每年死亡人數(shù)近300萬,死亡率已超過大部分癌癥。由于結核桿菌的多藥耐藥性,某些抗結核病藥對結核桿菌已失去抗菌活性,結核病可能再次成為不治之癥。討論問題:結核桿菌的耐藥性與結核病的有效防治。
患者,男,31歲,因“肥厚型心肌病并發(fā)室上性心動過速”3天,在院外治療無效,于某日下午3時收入住院。查體:體溫36.7℃,脈搏1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4/8kPa,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心電圖示:室上性心動過速,心率170次/分。入院后給予心電監(jiān)護,持續(xù)高流量吸氧。下午3時30分給普羅帕酮(心律平)70mg加入5%葡萄糖20ml,以3ml/min的速度靜推,下午3時50分心率降至150次/分,下午4時依上述濃度、速度靜推第2支普羅帕酮,當普羅帕酮總量推至160mg時,患者心率急劇下降,以致心跳驟停,血壓降為零?;颊叱霈F(xiàn)嘆氣樣呼吸。立即停用普羅帕酮,給予胸外心臟按壓,靜推阿托品,腎上腺素,多巴胺等,10分鐘后心率上升至110次/分,血壓升至12/8kPa,患者轉危為安。3天后治愈出院。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經消化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某患者,女性,肥胖,主訴發(fā)熱腹痛,頭痛,食欲減退,便秘1周,胸部皮疹1天,該患者10天前從印度訪親回來。體征:體溫39℃,心率60次/分,胸部有斑丘疹,脾大。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符合傷寒的診斷。而使用14天的復方磺胺甲噁唑(復方新諾明)后,病情緩解了。
討論題:針對患者的病情應選用什么降壓藥物?
一位8歲女童由其母親帶來就診,主訴每年春季出現(xiàn)流涕、鼻癢、流淚、噴嚏,正口服苯海拉明治療。但孩子的老師反映她常常上課睡覺,考試成績下降。經檢查未發(fā)現(xiàn)其他疾病情況,也未使用其他藥物。醫(yī)生診斷為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并處方了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討論問題:(1)抗組胺藥的作用機制及主要副作用;(2)轉換為非索非那定的藥理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