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dT——B-ALL陽性
B.酸性α-醋酸酯酶——不能區(qū)分T細胞和B細胞
C.N-堿性磷酸酶——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時活性增強
D.5-溴脫氧尿嘧啶摻入法——可用于檢測白細胞DNA含量
E.硝基四氮唑藍還原試驗(NBT)——判斷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呈陰性反應
B.單核細胞為陰性反應,個別呈弱陽性反應
C.粒細胞酶活性隨細胞的成熟而增強
D.淋巴細胞、漿細胞、幼紅細胞均呈陰性反應
E.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為陰性反應
A.二異丙酯氟磷酸鹽標記測定(DF32P)
B.潑尼松刺激試驗
C.氚標記脫氧胸苷測定
D.腎上腺素激發(fā)試驗
E.流式細胞儀檢測DNA合成及含量
A.溶菌酶
B.CD11/CD18復合體
C.趨化三肽受體(FMLPR)
D.細胞色素b558
E.乳鐵蛋白
A.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4%,以成熟型為主
B.骨髓中紅系、巨系常受抑
C.本病的主要診斷依據(jù)是骨髓檢查
D.外周血不可見幼稚細胞
E.骨髓中以幼稚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為主,且有形態(tài)異常
男性,46歲,發(fā)熱4天,肝肋下1cm,脾肋下2cm,全身多處淺表淋巴結(jié)腫大。血象:RBC1.93×1012/L,HB68g/L,WBC29.5×109/L,PLT32×109/L,可見分類不明的有粗大嗜堿性顆粒的細胞占15%。骨髓增生明顯活躍,可見大量幼稚和成熟的肥大細胞,嗜堿粒細胞為2%,紅細胞系和粒細胞系明顯受抑。
該疾病的異常細胞,進行細胞化學染色有一定特異性的是()
A.PAS呈陰性
B.ACP呈陰性
C.SB染色陽性
D.甲苯胺藍染色呈強陽性
E.POX強陽性
最新試題
下列哪些屬于骨髓纖維化的診斷標準()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特征有()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特有的遺傳學標志有()
診斷良性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應排除多發(fā)性骨髓瘤,兩者的區(qū)別包括()
臨床上預后較差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有()
患者,男性,56歲,因上腹不適、脾大1個月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8℃,呼吸20次/分,脈搏84次/分,血壓14/9kPa。神志清,發(fā)育正常,皮膚粘膜無黃染,無出血,體表淋巴結(jié)不腫大,左上腹膨隆,肝未能觸及,脾臍下2指;實驗室檢查:Hb100g/L,WBC21.0×109/L,幼淋33%,淋巴細胞46%,中性粒細胞20%,堿性粒細胞1%,多毛細胞2%。PLT72×109/L。骨髓象: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以淋巴細胞為主,其中30%為多毛細胞,胞質(zhì)多,呈灰藍色,胞質(zhì)有許多纖毛樣突出,胞質(zhì)與胞核之間有明顯淡染色,多數(shù)無核仁,少數(shù)可見1.2個核仁,紅系和巨核系增生受抑制,血小板散在可見,ACP陽性,加酒石酸后仍陽性。試分析該病例。
診斷急性白血病(B細胞性)的一線單抗()
女性,8歲,發(fā)熱5天,并有咽喉痛,最近兩、三天皮膚有皮疹。體檢:頸部淋巴結(jié)腫大,肝肋下1cm,脾肋下未觸及。入院時血常規(guī)結(jié)果為:血紅蛋白量130g/L:白細胞數(shù)15×109/L,血小板數(shù)207×109/L。血涂片分類:中性成熟粒細胞20%、淋巴細胞77%(其中異型淋巴細胞為20%)、嗜酸性粒細胞1%、單核細胞2%。骨髓檢查: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為2.7:1,粒紅系細胞比例及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巨核細胞增生,血小板易見,偶見異型淋巴細胞,未見其他明顯異常細胞。試分析該病案。
臨床上將戈謝病分哪幾型()
病例2:患者,女性,52歲,橡膠廠工人,因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伴下肢反復瘀點2年就診,體檢重度貧血貌,心率120次/分,肝脾未及,紅細胞2.5×1012/L,血紅蛋白63g/L,白細胞2.8×109/L,血小板34×109/L,網(wǎng)織紅細胞O.5%,骨髓檢查見增生明顯活躍;粒、紅、巨三系均見增生;其中紅細胞系增生尤為明顯且以中、晚幼階段為主、病態(tài)改變可見;原始細胞見3%。幼紅細胞化學染色見PAS呈不同程度陽性;α-NAE呈弱陽性;鐵染色內(nèi)鐵陽性率為63%,其中環(huán)狀鐵陽性率為23%,外鐵可見(+++)。試分析該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