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在歷史研討課上,老師提出下面的問題讓同學們討論:“新航路開辟后,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也逐漸形成。在此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以下四種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A.航海家的探險精神
B.交通運輸工具的改進
C.科學技術的進步
D.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材料一:《全球通史》的作者塔夫里阿諾斯在其著作中說:“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qū)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簇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才開始從分散走向整體。
材料二: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紀,世界上只有區(qū)域性大國,而沒有全球性大國……西方世界興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先后成為大國,擔后來降為二流國家。
————《大國的崛起》
材料三:考古材料證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倫布將這種“奇異的谷物”帶回歐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傳播,成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紀中葉,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紀80年代在黃金海岸和達荷美之間的地區(qū)得到廣泛種植,17世紀末18世紀初傳入南歐地區(qū)。16世紀中葉玉米傳入中國,清嘉慶年間大面積種植,到鴉片戰(zhàn)爭前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引種而居雜糧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進與大面積種植,大大緩解了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中國因人口大幅度增長而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
歷史學家評述玉米在世界傳播的意義時說:“其價值超過了所有的黃金”。(摘編自《通向現(xiàn)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

歷史學家為什么說玉米在世界的傳播“其價值超過了所有的黃金”。
2.問答題

材料一:《全球通史》的作者塔夫里阿諾斯在其著作中說:“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qū)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簇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才開始從分散走向整體。
材料二: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紀,世界上只有區(qū)域性大國,而沒有全球性大國……西方世界興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先后成為大國,擔后來降為二流國家。
————《大國的崛起》
材料三:考古材料證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倫布將這種“奇異的谷物”帶回歐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傳播,成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紀中葉,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紀80年代在黃金海岸和達荷美之間的地區(qū)得到廣泛種植,17世紀末18世紀初傳入南歐地區(qū)。16世紀中葉玉米傳入中國,清嘉慶年間大面積種植,到鴉片戰(zhàn)爭前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引種而居雜糧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進與大面積種植,大大緩解了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中國因人口大幅度增長而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
歷史學家評述玉米在世界傳播的意義時說:“其價值超過了所有的黃金”。(摘編自《通向現(xiàn)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

概括玉米在200年內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歷史背景。
3.問答題

材料一:《全球通史》的作者塔夫里阿諾斯在其著作中說:“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qū)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簇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才開始從分散走向整體。
材料二: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紀,世界上只有區(qū)域性大國,而沒有全球性大國……西方世界興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先后成為大國,擔后來降為二流國家。
————《大國的崛起》
材料三:考古材料證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倫布將這種“奇異的谷物”帶回歐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傳播,成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紀中葉,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紀80年代在黃金海岸和達荷美之間的地區(qū)得到廣泛種植,17世紀末18世紀初傳入南歐地區(qū)。16世紀中葉玉米傳入中國,清嘉慶年間大面積種植,到鴉片戰(zhàn)爭前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引種而居雜糧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進與大面積種植,大大緩解了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中國因人口大幅度增長而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
歷史學家評述玉米在世界傳播的意義時說:“其價值超過了所有的黃金”。(摘編自《通向現(xiàn)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

依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葡萄牙、西班牙成為大國和降為二流國家的原因。
4.問答題

材料一:《全球通史》的作者塔夫里阿諾斯在其著作中說:“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qū)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簇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才開始從分散走向整體。
材料二: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紀,世界上只有區(qū)域性大國,而沒有全球性大國……西方世界興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先后成為大國,擔后來降為二流國家。
————《大國的崛起》
材料三:考古材料證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倫布將這種“奇異的谷物”帶回歐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傳播,成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紀中葉,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紀80年代在黃金海岸和達荷美之間的地區(qū)得到廣泛種植,17世紀末18世紀初傳入南歐地區(qū)。16世紀中葉玉米傳入中國,清嘉慶年間大面積種植,到鴉片戰(zhàn)爭前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引種而居雜糧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進與大面積種植,大大緩解了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中國因人口大幅度增長而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
歷史學家評述玉米在世界傳播的意義時說:“其價值超過了所有的黃金”。(摘編自《通向現(xiàn)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

導致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從分散走向整體的原因有哪些?

最新試題

綜合上述材料的觀點,分析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對19世紀40——60年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題型:問答題

依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評價義和團和清政府對新式交通工具所持態(tài)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以來中國交通近代化的趨勢如何?

題型:問答題

依據(jù)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為實現(xiàn)“市場經濟”“與國際接軌”,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進行了怎樣的努力?

題型:問答題

古代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傳入歐洲,加快了西方邁入近代社會的速度。其中,指南針發(fā)揮的作用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歐洲人向美洲輸出工業(yè)品,及其用工業(yè)品(從非洲)換來的黑人奴隸,在美洲換成白銀,再把這些白銀運往亞洲,換取亞洲的生絲、綢緞、棉布、瓷器、茶葉、香料、胡椒,運回歐洲。材料說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材料一新航路開辟航線圖中線路1、線路2的開辟者分別是誰?他們的活動給歐洲和亞非美洲分別帶來什么重大影響?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市場有何影響?

題型:問答題

依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時期中國與世界市場的關系。

題型:問答題

1500年,歐洲航海家卡布拉爾率遠征隊準備東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沖擊下離開了航道,結果漂流到南美洲東部,他登陸后宣布該地為本國領地,這位航海家應屬于()

題型:單項選擇題

依據(jù)材料二分析,同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海上絲綢之路有哪些相對突出的特點?有學者認為,在世界航海史上,歐洲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大于中國的絲綢之路。請結合史實說明該觀點的理由。

題型:問答題

有學者稱“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為“哥倫布大交換”,認為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lián)系的開始,也是一件關于生物、農作物、人種、文化、傳染病以及觀念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的一場引人注目的大轉換。從這個角度來看,下列哪項不是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給美洲帶來的影響()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