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國全體國民都反對清朝君主專制制度
B、西方列強放棄清朝政府轉(zhuǎn)而支持孫中山
C、清駐外大臣和袁世凱都贊成民主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已成為當時中國的大勢所趨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立法服從于政治
B、行政服從于司法
C、從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體臻于完善
A、依次稱為訓政、軍政、憲政
B、明確以三權分立為建設目標
C、以人民實施地方自治為基礎
D、均以理想化的軍政府為前提
A、興中會
B、華興會
C、同盟會
D、光復會
A、戊戌變法
B、清帝退位
C、辛亥革命
D、北伐戰(zhàn)爭
下圖是1921年孫中山在《五權憲法》中為中國設計的政治構架圖:
該政治構架的設計()
①體現(xiàn)了“主權在民”的思想主張②反映了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
③借鑒了近代美國民主政治的構想④體現(xiàn)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的三大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最新試題
下表是1911年部分省在革命黨人領導下較早舉行起義并最終宣布獨立的情況。對其分析正確的是()
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被稱為亞洲第一個“美國式”的共和國,其政權的組織形式也被稱為是美國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這一政權()
學者馬勇的新著《1911年中國大革命》這樣論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的意義是結束了兩千年帝制,趕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現(xiàn)代化的起點”對于辛亥革命下列評價不正確的是()
20世紀初,上海和日本東京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宣傳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某班同學就東京成為重要陣地的原因進行探討時提出了以下意見,較為恰當?shù)氖牵ǎ?/p>
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評論,正確的是()①體現(xiàn)了啟蒙思想家的學說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性質(zhì)的憲法③體現(xiàn)了孟德斯鳩的政治主張④規(guī)定了總統(tǒng)制政體⑤具有反對封建專制的進步意義
1924年8月孫中山指出“我們國民黨的民生主義,目的就是要把社會上的財源弄到平均,不過辦法不同”。當時孫中山所提的“辦法”主要是指()
下列對下邊所示“同盟會黨員證”的釋讀,不準確的是()
“第一期為軍政府督率國民掃除舊污之時代;第二期為軍政府授地方自治權于人民而自總攬國事之時代;第三期為軍政府解除權柄,憲法上國家機關分掌國事之時代。”孫中山所倡導的走向民主憲政的三步曲()
除革命黨、諮議局、普通民眾之外,清廷軍隊,甚至是袁世凱的北洋部隊,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舉動。1911年12月10日,清朝駐荷蘭國代辦章申在給內(nèi)閣的電報中說,“和(荷)報稱……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國建立共和國)”。這表明()
辛亥革命前,沒有辮子會被恥笑為里通外國的漢奸;辛亥革命后,留辮子會被人恥笑為封建余孽,恥笑為“豬尾巴”、“滿奴”。這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