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篩選性
B.選拔性
C.競爭性
D.開放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商人
B.政府公務員
C.技術工人
D.護士
A.考試大綱
B.考試科目
C.考試日期
D.測試程序
A.E組
B.F組
C.G組
D.H組
A.社會人士
B.宗教人士
C.家長
D.業(yè)界人士,特別是校長和教師的認同
A.首教師必須接受評價培訓
B.考試主辦機構必須編制一份詳盡文件
C.考試機構還需制定防范學生抄襲或獲取不公平協(xié)助的措施
D.學生必須寫出承諾書
最新試題
()是考試機構的命脈。
西方國家的公務員考選觀念偏重于“知識本位”、“能力本位”,體現(xiàn)出擇優(yōu)錄用的核心原則。
18世紀后,“政黨分肥”制取代了“官職恩賜制”。這種官吏任用制度不但遏制了“官職恩賜制”的積弊,而且進一步改革了資產(chǎn)階級政治,促進了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西方國家近現(xiàn)代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實踐,雖然考試內容因各國錄用標準的差異各有特色,但是追求學以致用、全面擇優(yōu)是共同特色。
法國教育實行中央集權制,政府教育部扮演(),公布考試大綱、考試日期、測試程序等。
中外比較,西方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內容重視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的結合,尤其關注職位相關知識才能的考查,并把心理素質作為必要考察。
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的競爭同時也帶來()的不統(tǒng)一,影響全國范圍的考試的公平性。
考試標準是考試管理的關鍵和首要環(huán)節(jié)。對考試標準的控制體現(xiàn)了對()的控制。這也是判斷考試屬性的主要依據(jù)。
在20世紀50年代,德國能夠進入完全中學念書的學生僅占少數(shù),通過Abitür就好比擁有進入()通行證。
據(jù)統(tǒng)計,1570年1870年的300年間在英國用英文出版的有關中國政治制度的書籍,多達()多種。